找到相关内容582篇,用时6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善恶观与现代人心的净化

    是强调破除知见执着以显清净无着的心体。正是上述两点,使石头禅系仍然保持了南宗禅的“当下现实之心”的自心立场。  四,佛教伦理观的“人心化”特征及其现代意义  佛教善恶观集中地体现了佛教的“化”、“人心化”特征。而这一特质,不但与现代社会以人为的社会理念相契合,更重要的是其可以作为对治道德滑坡、净化人心的强有力的武器。  所谓“化”是指中国佛教心性思想在修行解脱论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以“”及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90160224.html
  • 物本人本心——奘师在“少林问禅”高峰禅会演讲

    福报》杂志的专栏作家,请他给我们讲:物、心。   明奘法师:大家累不累?累就休息一会儿。嘛,以人为肯定要先休息。   本来我是来看看热闹,参学参学,结果把我硬推到这个高峰顶,结果一...清风也是禅,所以说禅是无所不在的,禅也是当前能够被任何人所把握和实践到的。从物、到、到心,物可以说是物质的、科技的,看得见、摸得着,占有空间,占有体积,占有形相。的呢?可以说是哲学的、...

    明奘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34483422.html
  • 心灵净化与佛教的社会责任

    衰败的经验后,太虚大师决意对佛教进行全面的改革,并提出“三大革命”,即“教产革命,教制革命,教理革命”。此三大革命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传统佛教的注重“出世”和“神”变成注重“入世”和“”,并提出“人生佛教”、“人间佛教”的口号。  人间佛教,就其思想要点说,大致有二:一是注重人生;二是强调入世。就其注重人生方面说而言,即逐渐把传统佛教的注重“佛”或曰“神”变成注重“”,例如倡导近...

    赖永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1539298.html
  • 完善的道德——佛教道德的优越性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

    也就是说它不是神的,而是的;它不仅是彼岸的,也是此岸的;它不仅是信仰的,更是实践的。而且它的教义又非常博大精深、圆融辩证,使得它的道德伦理丰富完整而又具有神圣的有效性。 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:"任何...深重,一般难以信受奉行。但佛法的存在毕竟如一剂苦口的良药,随时等待着被红尘逼恼而醒悟的人们。也如一座灯塔,时时给以警醒与希望。  如果只是为了个人的解脱毕竟意义不是很大。佛教的怀和最终归向还是大乘...

    成忠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11755622.html
  • 试述道安法师的生平、思想及建树

    下列七类。  1、般若方等类:《合放光光赞略解序》、《摩诃钵罗波罗密经抄序》、《渐备经十住胡名并书叙》、《道行经序》《了生死经序》。  2、阿含录:《增一阿含经序》、《欲生经序》、《...执古以御有,心妙以了色”。(3)这里“执寂”的“寂”、“崇”的“崇”和“执古”的“古”都是指本无。Δ+道安的禅法就是要以“本无”去统摄、消融末有,归于虚无,而这又是心的作用。道安法师认为:“之所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15462582.html
  • “心”“法”之间——从太虚对佛教考据学的态度看现代佛教的诠释困境

    提出的“人间佛教”理念,体现了强烈的人关怀和现实关切。印顺从意义上来理解佛陀的怀,并将“佛性”归为“人性”之中,提出“人成即佛成”的人间佛教理念。印顺指出,“成佛”实际上就是人性的净化,即扬弃众生性,完善的正性,最终获得人性的圆满——佛性的证成。为了阐述“”、“人间”的立场,印顺首先指出释尊也是“生身”,也是“即而成佛的”。印顺说:“释尊是,与人类一样的生、老、病、死、饮食、起居...

    唐忠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31663001.html
  • 赖永海:心灵净化与佛教的社会责任

    对佛教进行全面的改革,并提出“三大革命”,即“教产革命,教制革命,教理革命。”此三大革命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传统佛教的注重“出世”和“神”变成注重“入世”和“”,并提出“人生佛教”、“人间...是强调入世。就其注重人生方面说而言,即逐渐把传统佛教的注重“佛”或曰“神”变成注重“”,例如倡导近现代人间佛教的太虚大师在《佛陀学纲》中就说:“现在讲佛法,应当观察民族心理特点在何处,世界人类...

    赖永海 (南京大学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2773194.html
  • 欢喜自在菩萨心

    勉自己向她们看齐;在学校所学的“关怀”、“视病如亲”等理念,亦成为她身为医护人员的座右铭。   唤醒心中悲悯   “在慈院服务期间,妈妈罹患胆道癌;因在其他医院延误治疗的最佳时刻,转到慈院时,...   感恩证严上设立骨髓资料库,开辟这一方福田,让我有幸付出;  而医疗团队以及骨髓关怀小组的不辞辛劳,更是令人感动。   “因为爱著你的爱,因为梦著你的梦,所以悲伤著你的悲伤,幸福著...

    梁妙宽

    |菩萨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2250151686.html
  • 世界同体包容须从净心开始

    宽时可充满法界,窄时则容不下针锋。修行之应寻求不生不灭之心,而不需求佛,然后才会了知三界空无物。如果想要成佛,那么只须求取真心,因为这所求之心的当体即是佛。行人想求取菩提真心,可未曾想到这心自...美国佛教联合会秘书长、东禅寺方丈通智(能持)  认识本心  一念不觉,三界混起,同归一心。佛陀应众生之机出现于世,旨在示人自真心。真心不显,只因当初一念不觉(无始无明)。如《楞严经》云:“性觉必明...

    通智(能持)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4439412.html
  • 发扬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维护世界和平——在世界佛教会议上的演讲

    (2004年7月16日)   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,人们对佛教的认识越来越接近事实。佛教的和平、理性与(与神相对)精神,让越来越多的明智人士认识到,佛教就是慈悲、理性、和平的宗教。  ...建设问题、家庭教育问题、青少年犯罪问题、艾滋病问题、吸毒问题等等,要从佛教的角度,提供相应的解决原则和方法。  三要正视现代人追求的自我价值现实和物质人欲的享受这一现实,以乘正法、大乘菩萨道和般若空现...

    净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2339529.html